提案议案

关于加强产教深度融合,为大项目大企业精准供才,着力提升我市投资软环境的建议

2019-02-15 17:20
字体:【    】 打印

九三学社绵阳市委

 近年来,绵阳市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将产业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放在首要位置,近3年累计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22个,百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京东方、汉能、惠科、威马、诺思等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有效促进了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产业集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各层次人才需求,并将在3年后迎来新一轮的用人高峰。

为应对需求,迎接挑战,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对外开放水平和持续推进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人才的交流合作,组团赴上海、深圳、杭州、北京等地,延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并于2018年12月印发《绵阳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但也存在人才培育、供求不均衡不合理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各司其政,各层次人才分散考虑,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现我市高层次人才主要靠对外引进,需求量较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已提上日程,而常被忽视的企业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恰好是在绵大企业大项目最紧缺的人才。如京东方绵阳第6代AMOLED(柔性)显示产品生产线项目,作为绵阳有史以来最大单体工业投资项目,截止2018年11月底,招揽人才3587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252人、本科707人、大专1430人、大专以下1195人),其人才来源主要采用社会招聘和校招两种方式,普通工人来自各职业院校。中高层技术人员主要从985和211院校招,其中30%左右来自西科大。目前紧缺高校毕业的机械、化学、材料、物理、电子、光学、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缺口600多人。

(二)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对接不畅、相关政策知晓度低,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招生就业信息未建立便捷、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产教融合”相关利好政策,各高等院校知之甚少,给“精准供才”造成一定阻碍。其次,一方面,企业各类人才短缺,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我市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等14所高等院校和30所中职学校,每年培养了数万名各类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一些高校毕业生所学知识与我市的大项目大企业需求不紧密,专业背景、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择业观念不完全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大多外出求职和谋求发展,对我市贡献率有限,招人难和就业难仍同时存在。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精准供才”需要编制规划,全盘统筹,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相适应。

第一,全面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完善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靠前思考、主动服务制定包括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产教融合规划,主动对接人才供需双方,建立顺畅的校企对接长效机制。增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绵阳市重点扶持发展的电子信息、食品医药、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化工环保、新材料等“2+4”产业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试点的基础上进行研判和优秀经验推广,予以学校专项经费支持和企业税收补贴。

第二,打造我市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依托平台汇聚我市区域内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打通区域内企业用工和市内院校学生就业信息壁垒。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做好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引导学校主动服务我市用人需求、企业树立“投资于人”的认识,积极营造我市院校和企业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

第三,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本行业协会的企业协调指导和院校的教学标准制定。通过职能转移、授权委托等方式,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开展人才需求预判、校企合作对接、教育教学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指导我市院校专业和学科设置和建设,把企业用人和院校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将我市岗位技能竞赛进一步深化,扩大行业和种类,支持新兴行业的行业标准化岗位技能竞赛,鼓励普通高校和综合类大学参与,鼓励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组团竞技,形成更加全面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培养。

(二)企业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第一,深入推进“一共、两双”实现产教深入融合。一共就是由企业和院校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如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京东方班”虽现运行良好,但应边试行,边总结,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持续推进,为产教融合深入融合探索道路“两双”就是“双认定”和“双接轨”。探索学校和企业课程学分双方转换互认的“双认定”。对于企业依托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学院依托企业设立大师工作室,创新基地等应当探索给予相关职业证书考核和认证的资格,让实用型人才建设和实际型人才认定“双接轨”

第二,市内企业和院校协同创新并实现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引导院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学校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企业参与并制订成果转化方案。通过项目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市企业的技术工艺,提高毕业生进入我市企业就业的可能性。

(三)高校强化自身建设,通过“产学研融合、协同创新”,夯实产教融合的基础

一是支持在绵高校大力发展高校工程技术学科,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大企业大项目产业发展匹配融合。深化省部共建西南科技大学,建好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科大参与共建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站等,助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争取国家支持将绵阳师范学院列入相关专项支持计划,争取早日达到硕士授予单位基本条件。支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绵高校深化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紧密服务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发展。

二是鼓励毕业生留绵创新创业。高校不仅要“生产”人才,还得吸引和留住人才,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我市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吸引我市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我市企业工作的重要途径。制定支持鼓励西科大、绵阳师院、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绵高校毕业生在绵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绵创业就业。同时,高校依托自身孵化园或者相关技术专利提供给予毕业生新的创业就业机会。

三是推进综合性大学的应用型发展和高职院校综合型转化。将技工院校纳入普通高、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在综合型大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院校提升综合型学术培养,更多地培养科技应用型、职业技术型实用人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率。(执笔:赵倩颖、王婷)

浏览次数: